葛飾北齋(1760年10月31日-1849年5月10日),本名中島時太郎,1760年生於江戶(現東京), 是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師。早期入勝川春張門下學習,為了尊師取名為春朗。北齋風格不斷力求 精進,他先後融入了西洋及中國的繪畫技法,揉合成自己的獨特風格。 北齋最為著名的作品莫過於「富嶽三十六景」系列了,創作過程前後約歷經七八年之久,題材皆源自於富士山, 雄偉而純淨的畫風最為讓人印象深刻。系列中最為知名的作品為「神奈川沖浪裏」以及「凱風快晴/赤富士」。



凱風快晴/赤富士

這幅「凱風快晴」同樣屬於富苑三十六景系列,因為畫中 富士山呈現一片豔麗通紅,故又名為「赤富士」,此幅構圖 大致與富嶽系列「山下白雪」相似,顯著差別於富士山坡邊 型態。

鷽與垂櫻

葛飾北齋除了擅長繪畫風景畫之外,對於花鳥畫也是一絕。 這幅「鷽與垂櫻」中可以看出圖中花朵與枝幹分布的自然 生動,背景的藍色與花朵的白形成巧妙的顏色搭配,畫作 中的以仰視方式觀看,與以往花鳥畫強調平視與俯視不同 ,顯示出作者的大膽與想要打破常規的個人風格。